- USB Type-C 正快速崛起為全球通用的供電介面,你準備好了嗎?by 宜特科技 on 30 8 月, 2025 at 10:13 上午
USB Type-C,正快速從「傳輸孔」變身為全球通用的供電標準。從手機、筆電到咖啡加熱器,越來越多裝置全面轉向 Type-C 接口。歐盟雖已在 2024 年底立法強制 12 類電子產品統一使用 Type-C,但事實上 Apple、Samsung、Google、Huawei 等國際大廠早已領先導入。如今 Type-C 不只是趨勢,而是世界共識。那你的產品,準備好通過 USB-IF 最新的 IEC 62680 規範了嗎?
- 環境共生的牆:冠軍磁磚如何幫建築降溫by 鳥苷三磷酸 (PanSci Promo) on 29 8 月, 2025 at 4:07 上午
面對全球暖化,多種與環境共生的建築降溫策略:從德國利用微藻光合作用發電的「太陽能葉片」牆,到以菌絲「種」出隔熱磚、冠軍磁磚則應用「外牆乾掛系統」,巧妙利用空氣層隔熱,可讓室內降溫4°C。這些創新整合方案,將使未來建築成為能與環境互動、更節能永續的系統。
- 鸚鵡學舌不懂意思?鳥類模仿聲音的奧秘by 張之傑 on 27 8 月, 2025 at 9:44 上午
鸚鵡會學人類說話,是牠們特別聰明嗎?不見得。主要鸚鵡的發聲器官——鳴管較為發達
- AMH 數值解密:如何看懂卵巢健康與凍卵成功率?by careonline on 25 8 月, 2025 at 9:25 上午
隨著現代女性婚育年齡普遍延後,越來越多女性會主動安排生育計畫,凍卵的需求逐漸增加,然而在凍卵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挑戰。張若偉中醫師表示,由於卵巢功能會隨年齡而持續下降,所以年齡越輕凍卵的效果越好,在30至35歲凍卵是較佳的時機。30歲以下的女性,通常會建議嘗試自然懷孕,如果經過一年都無法自然懷孕,便要盡快尋求協助。
- 生活中的數理應用:節能、冷卻與機率思考by 賴昭正 on 21 8 月, 2025 at 4:03 上午
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及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,人類在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越來越複雜。面對推陳出新,源源不絕的各種新式工具,要如何有效地使用它們呢?看到這麼多的廣告,又要如何判斷它們的真偽呢?
- 114年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將於9月開跑: 踴躍報名,提升媒體專業知能by 鳥苷三磷酸 (PanSci Promo) on 21 8 月, 2025 at 2:52 上午
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今(2025)年9至11月將再次舉辦「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」課程。該課程主要在提升廣電媒體業者的專業技能,以期能持續製播優質節目並傳遞準確資訊。
- 腦中那首歌停不下來?可能是「耳蟲」找上你!by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on 20 8 月, 2025 at 2:00 上午
腦中不受控制地播放同一首歌,有時候還會不自覺哼起旋律。這種現象稱為不自主音樂意象(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, INMI),也稱為卡歌症候群(Stuck Song Syndrome, SSS),在口語上常被稱為耳蟲(earworm)
- 3D組織學技術突破舊有視野:專訪銀獎得主簡宏任by 顯微觀點 on 18 8 月, 2025 at 9:07 上午
連2024台灣顯微攝影競賽評審都忍不住讚嘆:「影像具有魄力與情緒渲染力,讓人直觀感受到人體對抗癌症的不適和緊張。」 這幅「劍拔弩張」的影像由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簡宏任所拍攝。他目前的研究主題之一為探討胰臟癌的漸進發病過程中,出現的病變(lesion)和微環境變化。
- 精準醫療新里程碑:免疫療法如何改變晚期頭頸癌一線治療格局?by careonline on 16 8 月, 2025 at 1:00 上午
免疫治療大幅推進了晚期頭頸癌的治療成效,義大癌治療醫院腫瘤科主任謝孟哲醫師表示,「在開始任何第一線治療之前,務必進行PD-L1 CPS檢測,幫助醫師判斷該使用單獨免疫治療,還是免疫治療合併化療,才能發揮較佳的療效!」
- 用精蟲王選拔打開繁殖科學大門—蔡沛學的生命探索by 顯微觀點 on 14 8 月, 2025 at 8:27 上午
蔡沛學的研究專長為繁殖生理。他提到自己從念獸醫、從臨床轉向研究,再到回台教書一切都是「偶然」。